木兰辞是几年级学的课文
木兰辞是七年级下册学的课文。《木兰诗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传唱的乐府民歌,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》归入《横吹曲辞·梁鼓角横吹曲》,与《孔雀东南飞》合称“乐府双璧”。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,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,女扮男装,替父从军,在战场上建立功勋,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,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、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。全诗以“木兰是女郎”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,富有浪漫色彩;详略安排极具匠心,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,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,富有生活气息;以人物问答及铺陈、排比、对偶、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,刻画人物心理,生动细致,神气跃然,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
《木兰诗》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,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《古今乐录》,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。诗中称天子为“可汗”,征战地点皆在北方,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。诗中有“旦辞黄河去,暮至黑山头”,“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”语。黑山即杀虎山,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,去黄河不远。据此,《木兰诗》中之战事,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。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,立国一百五十八年(394—552)间,与北魏及东魏、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。而最主要之战场,正是诗中提到的黑山、燕山一带。北魏神麚二年(429),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,便是“车驾出东道,向黑山”,“北度燕然山,南北三千里”(《北史·蠕蠕传》,蠕蠕即柔然)。
此诗收入《乐府诗集》的《横吹曲辞·梁鼓角横吹曲》中,至唐代已广为传诵,唐人韦元甫有拟作《木兰歌》,可以为证。学者们大都认为,木兰从军的故事产生于北魏,《木兰诗》也可能产生于北魏时期。
木兰山和花木兰有什么关系
木兰山与花木兰的确是有关系的。
木兰山位于武汉市郊黄陂县城西北30公里处,风景优美,木兰山的海拔不高,只有600米左右,但是在这片平原丘陵地带,木兰山就显得有些“鹤立鸡群”了。
事实上,木兰山之所以有“木兰”二字,也是因为花木兰的缘故,木兰山原名是建明山,又因为形似狮子,也被称为青狮岭。
花木兰就出生在建明山下,从小生活在这里,后来花木兰替父从军,在外征战十二年,屡建战功,一时之间名动天下,被朝廷封为木兰将军。
后来,花木兰辞官回乡,一直在建明山下隐居,死后也葬在建明山北部,明朝万历年间,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花木兰,于是便将建明山改为木兰山,这便是木兰山的由来。
木兰山上不仅有木兰殿、木兰宫、木兰庙、木兰坊、木兰碑等纪念性建筑,而且还有花木兰的各种雕塑,异彩纷呈,栩栩如生。
木兰山上的每一处景物都与花木兰有关,这里还流传着一个传说。
当年花木兰见木兰山上的景色美不胜收,于是亲自拿起了锤子,开凿石阶登山,然而头一天凿好的石阶,总会在第二天神秘消失,原来是木兰山的山神作怪,不过,花木兰一点儿也不气馁,始终每天坚持开凿石阶,不论刮风下雨,都不停歇。花木兰的举动感动了观音菩萨,观音菩萨打了山神120鞭,这120鞭便化为了120级石阶,时至今日,这120级石阶依然存在。
总而言之,花木兰与木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标签: 木兰辞是几年级学的课文 木兰山和花木